二月,傅秋涛、明安楼率领红十六师返回平江黄金洞,红十六师改名为湘鄂赣野战军。二十八日,中共湘鄂赣省委与省苏维埃政府调整领导成员,涂正坤任省委书记,傅秋涛改任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三、四月间,湘鄂赣野战军两次同敌作战失利,部队减至二三百人,与省军区独立团合编。
五月,中共湘鄂赣省委多次召开座谈会,结合边区敌我斗争情况,讨论如何实现与国民党合作抗日的问题。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成立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傅秋涛,委员涂正坤、邓洪、刘玉堂、钟期光、谢乾、谭启龙、江渭清、明安楼,统一领导和指挥湘鄂赣抗日红军游击队。十五日,向全国发出“快邮代电”,主张和平合作,一致抗日。省委先后派邓洪、李明秋、罗其南、李楚民等去延安向党中央汇报请示工作,同时准备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停战谈判。八月,罗其南等回到平江嘉义,向省委传达了党中央对长江以南抗日工作的指示。
七月,湘鄂赣边、湘赣边和湘南地区的党组织与红军游击队,经过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粉碎了敌人的军事“围剿”、经济封锁和政治诱降,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终于度过难关,扭转了局面。这时,湘鄂赣边区保存了五百多名党员、干部和三百九十多名战士;湘赣边区保存了三百多人的游击队;湘南地区保存了近二百人的游击队。保存下来的力量是党和军队发展的骨干,为迎接伟大的抗日战争准备了条件。
七月七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郊区芦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抗日战争爆发。八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和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九日,长沙报纸以大字标题披露日军侵华罪行,呼吁全国人民迅起抵御外侮。接着,省会各界纷纷通电,要求国民党政府迅速宣布抗战。长沙邮电工人致电芦沟桥将士,表示全体邮电工人誓为后盾;长沙铁路工人成立慰劳前方将士办事处,通电粤汉铁路工人一致捐薪援助。自治女校、育英小学、含光女校等校学生组成募捐团,向各界募捐物资,支援抗战。
七月十八日和二十二日,中共湘鄂赣省委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派傅秋涛、涂正坤、刘玉堂、钟期光等分别与国民党地方当局和军队谈判,达成部分协议,决定将红军游击队集中,改番号为“湘鄂赣人民抗日红军游击支队”。八月二十日前后,湘鄂赣省委又派刘玉堂、黄耀南到武汉继续进行谈判。二十九日,谈判达成协议。
七月二十四日,平津各高等院校回湘学生中的中共党员与长沙各界人士,冲破国民党湖南省政府的阻挠,将省主席何键成立的长沙抗敌后援会改为湖南人民抗敌后援会,并发表宣言,号召全省人民为求民族生存,团结一致,坚决抵抗日军侵略。同时,通电要求蒋介石立即对日宣战。
八月十三日,上海军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军的大举进攻。在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八月十四日,国民党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这时,蒋介石表示同意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召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二十五日,中共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九月,第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九月初,吕振羽来长沙,与中共党员刘道衡、赵君实等取得联系。上旬,吕振羽、谭丕模、李仲融、翦伯赞、张天翼、陈渊泉等联络北平、天津、上海等地回湘学生中和长沙文教界中的中共党员及进步人士,以含光女校、育英小学、自治女校为活动据点,在中小学教员和学生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他们先后创办《前进》周刊(肖敏颂等主编)、《民族呼声》旬刊(杨荣国等主编)、《火线下》三日刊(黎澍等主编)、《大众日报》(张天翼主编)、《现实》旬刊(廖申之、唐荣前主编),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
九月二十二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延搁已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先后在南京、武汉、西安、重庆、桂林、广州、长沙等地公开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或通讯处。
九月二十六日,在中共党员的推动下,湖南学生抗敌后援会成立。他们发动大批学生组成农村服务团,赴湘东、湘南、湘北、湘西等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衡阳、常德、岳阳等地也成立了学生抗敌后援会。
十月二日,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将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十三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同月,中共中央代表陈毅到湘赣边界的棋盘山,向中共湘赣临时省委书记潭余保等传达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示。
十月十七日,中共党员与进步人士发动、组织的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文抗会),在长沙第一师范学校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到会成员六百多人。大会通过《文抗会简章》,通电慰劳前方将士,响应对日经济绝交,声讨日军践踏中华民族文化的罪行。会议选举吕振羽、田汉、翦伯赞、张天翼等二十三人为理事,曹伯韩、谭丕模、魏猛克等十一人为候补理事。十九日,第一次理事会选举吕振羽、李仲融、廖伯华、陈润泉为常务理事。文抗会成立后,组织讲演队、歌咏队、街头剧团、壁报团、慰劳队、难民指导委员会、读书会、时事座谈会、战时常识训练班,创办《抗战文化》、《农村周报》、《抗战小丛书》等刊物,宣传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慰劳伤兵难民,指导民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至年底,文抗会成员发展到八百多人。
十月,活动于桂东、汝城之间的东边山和桂东、汝城、资兴之间的西边山的两支游击队,同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了谈判。然后集中在桂东沙田整训,改名为湘粤赣边区人民抗日义勇军,整编为两个支队,第一支队支队长兼政委游世雄,第二支队支队长方玉明、政委王赤,共三百多人。
十月,李木庵受党的派遣回桂阳举办抗日干部训练班,为党培养干部。一九三九年春,训练班改为抗日中学。同年,被国民党政府勒令停办。
十一月二十日,国民党中央派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主湘期间,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抗战的开明措施,为在湖南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十一月下旬,有中共党员参加的中国妇女慰劳自卫抗战将士总会湖南分会,改为湖南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中共党员李颖生、曹国智、李涵葳等在妇工委中建立了党的支部,起核心领导作用。妇工委创办了《湖南妇女》半月刊,宣传抗日;开办了妇女训练班;建立了二十多个伤兵俱乐部;还创办了儿童保育院、难民妇女缝纫厂,收容沦陷区的儿童、妇女。次年三月八日,妇工委组织了有两千多人参加的火炬游行,扩大了抗日宣传。
十一月,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改为中共湘赣边特委,书记谭余保,领导湘赣边和湘南部分地区的党组织。同时,湘赣边红军游击队开始集中整训。
十二月九日,受中共中央委派,徐特立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身份,王凌波以上校主任身份,在长沙建立八路军驻湘通讯处。主要任务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推动各界爱国人士参加抗日斗争;动员群众募集物资,支援抗日战争;同时,为秘密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创造条件。
十二月上旬,任作民来长沙,在中共湘江特委基础上建立中共湖南特委,由任作民、袁仲贤、罗其南(未到)任常委,书记任作民。特委整顿了长沙铜官、湘阴樟树港和益阳等地党的组织,并派人到常德、湘潭、浏阳等地开展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同时,调整了文抗会中党的力量,建立了湖南战时工作团、职业界抗日后援会、农民抗日后援会等群众性抗日团体。至年底,特蚕在长沙、益阳、湘阴、衡山、衡阳湘桂铁路、浏阳、湘潭、常德等地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辖区委二个、支部二十四个,有党员二百多人。
十二月十六日,徐特立应湖南文化界抗敌后援会的邀请,在长沙银宫电影院讲演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指出目前国际国内形势都有利于中国抗战,开始出现了团结抗日的局面;同时总结了前段抗战的经验教训。二十五日,徐特立又在银宫电影院宣讲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民众组织起来,武装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心,保卫家乡,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徐特立在长沙的多次公开讲演,对于动员群众起来抗日,起了很大的作用。
十二月十九日,在徐特立、任作民等指导下,中苏文化协会湖南分会成立,各党派人士九十多人出席会议。大会通过了成立宣言,选举覃振为会长,吕振羽、翦伯赞、谭丕模、黄一欧、刘岳厚、陈大榕等十七人为理事,翦伯赞、刘子奇、陈大榕为常务理事。次年一月,在协会中建立中共支部,起核心领导作用。协会经常组织时事座谈会,并出版了《中苏》半月刊、《中苏小丛书》,还办有俄文补习学校,学员三百多人。
十二月,中共中央长江局在武汉成立,书记王明,副书记周恩来,成员有博古(秦邦宪)、项英、叶剑英、董必武、林伯渠,领导南方各省党的工作。
十二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湘鄂赣省委改为中共湘鄂赣特委,书记涂正坤,常委傅秋涛等,直属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特委根据新的政治形势,派干部到各县恢复和整顿党的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十二月,中共湘赣边特委决定,将中共攸(县)醴(陵)萍(乡)县委改为中共攸醴萍中心县委,书记何德彪。中心县委建立后,大力发展党组织,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和统战工作。
十二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高文华、郭光洲、欧阳奔程(欧阳方)、白云(王铁铮)等从延安出发来湖南工作。次年一月十二日,高文华等抵达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