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非遗”手工粽 传承美食技艺
2023-06-13 11:47 永州市融媒体中心官方帐号,优质社会领域创作者,本地资讯创作者

端午节还未到,道县的街头巷尾已飘起了粽香。现下正是粽子产销旺季,其中,口味多样、软糯清香的传统手工粽最有儿时的端午味,更受消费者追捧,如今,具有道县地方文化特色的粽子也在迅速出圈,抢“鲜”热卖,把整个端午佳节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厚。
走进道县高新区湖南喜喜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阵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40余名“粽娘”练就了一身包粽“武艺”,只见她们在粽叶上放入糯米、莲子、五花肉等馅料,随着手指快速翻动,一称、一包、一绕、一捆,动作熟练,一气呵成,很快,一个个重量均匀、翠绿饱满的粽子便盛满了筐子。。
“我现在包的是花生莲子鲜肉粽,也称“爱莲粽”,我一天最快的时候可以包1400多个。” 湖南喜喜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冯断祝说。

道县传统手工制作的粽子,又被称为“稻草灰水粽”。灰水粽,制作“灰水”是关键,先将干净的稻草晒干烧成灰,置于竹簸箕中,用清水淋透稻草灰,经过几个小时多次过滤澄清后,淡淡稻香的“灰水”出炉,用“灰水”浸泡过的糯米染上淡淡的黄色,煮熟后的灰水粽,颜色金黄剔透,保存时间也比其他粽子更长,吸引了不少客商前来了解订购。
“小时候妈妈跟奶奶做的就是这样子的(粽子),很有小时候的味道,口感的话有些粽子可能用的不是那种草灰的,它口感就没有那么Q弹,然后味道还比较重一点,这一种味道就比较纯正,吃起来比较好吃。”客商陈利芹说。
陈文一家素来有包“稻草灰水粽”的习俗,从曾祖父那辈就已经开始,传承下来已有百年之久,陈文现在是第四代传承人。陈文16岁便跟着父亲学习传统制粽技艺,工作后他一心想把祖传的老手艺传承下去,2022年便与周桂娥、蒋东凤一起将原先的小作坊,升级为正规的粽子生产车间,高压蒸煮锅、高温灭菌锅炉、真空包装机等自动化设备一应俱全,产能提高至原来的10几倍。同时,他们还积极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目前打包车间里堆满了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粽子,很快就能让大家品尝到寄托美好愿景、有道州独特味道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