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刘醴起义的简介

秋收起义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以后,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阶段。这时,湖南的革命条件也日益成熟,革命形势日趋高涨。于是,中国同盟会东京本部抓住这一时机,在以长沙为重心的湘赣边界地区又策动和领导了一场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即著名的萍浏醴大起义。 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浏阳、醴陵、萍乡地区,山堂林立、民风强悍,是哥老会在长江中游的一支——洪江会的活跃之区。

光绪三十年(1904年)华兴会在长沙起义失败,次年会党首领马福益又被捕牺牲,会党群众亦遭到反动势力的迫害。但是会党的组织基础并没有被打乱,马福益旧部肖克昌(?-1906)、李金奇在安源矿工中具有很大的号召力;龚春台(?-1907)、姜守旦、冯乃古在浏阳,李香阁在醴陵等县农民群众中尤有威信;他们同愤激于满清政府的残暴镇压,积极扩大力量,准备重新起义。

1906年初,长江中下游地区连降暴雨,洪水泛滥,长达数月之久,长沙与浏醴萍一带灾情十分严重,百姓到处逃亡。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经过

萍浏醴起义是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是太平天国起义以后中国南方爆发的一次范围最大的反清革命斗争。满清政府借此在长江中下游大兴党狱,大肆杀害会党首领和革命党人,长江中、下游的革命活动遭到严重挫折。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震动中外,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因而成为辛亥革命的一次重大预演。起义将士所表现出来的慷慨赴难、英勇顽强、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极大地振奋了广大革命党人和人民群众,从而推动了全国革命高潮的迅速到来